大隋的局势愈发严峻,杨昭的决策虽然已经下达,但实施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北方边境,增援的兵力在与敌军的交锋中陷入了僵局。敌军似乎对大隋的战术了如指掌,每一次的进攻都让大隋军队损失惨重。
“陛下,敌军的作战策略极为诡异,我们多次冲锋都被打退,伤亡不断增加。”一位将领满身血污地从前线赶回京城汇报战况。
杨昭眉头紧皱,“难道军中出了内奸?速速严查!”
与此同时,南方灾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物资运输的道路因为连续的暴雨再次被冲毁,大量的救灾物资被困在半途。
“陛下,道路损坏严重,我们正在全力抢修,但进度缓慢,灾民们已经等不及了!”负责运输物资的官员焦急地说道。
杨昭心急如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尽快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然而,祸不单行。在大隋的内部,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趁着国家陷入危机,散布谣言,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企图引发内乱。
“大隋要亡了,大家快起来反抗!”一些不法之徒在街头巷尾大声呼喊。
治安状况急剧恶化,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频频发生,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陛下,京城的治安已经难以维持,我们的人手严重不足。”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一脸疲惫地向杨昭诉苦。
杨昭怒拍龙案,“立刻调集周边郡县的兵力,务必镇压这些乱党!”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杨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日夜操劳,身体也渐渐吃不消,但他知道自已不能倒下。
“朕是大隋的君主,只要朕还有一口气,就绝不允许大隋陷入混乱!”杨昭在心中暗暗发誓。
朝廷中的大臣们也分成了几派,有的主张与敌军求和,以保边境安宁;有的则坚持继续作战,认为大隋的尊严不容侵犯。
“陛下,求和虽然有损颜面,但可以暂时缓解边境的压力,让我们有时间整顿内部。”求和派的大臣说道。
“陛下,大隋怎能向敌军低头?我们应当血战到底!”主战派的大臣慷慨激昂。
杨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明白,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充满了风险。
就在这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灾害,大隋的财政出现了巨大的亏空,国库已经难以支撑后续的战争和救灾开支。
“陛下,我们必须想办法筹集资金,否则一切都将前功尽弃。”负责财政的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杨昭感到一阵绝望,但他很快振作起来。
“朕决定,开放皇家私库,拿出一部分财宝用于救灾和战争。同时,向富商巨贾募捐,共度难关。”杨昭的声音坚定而决绝。
然而,这一举措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陛下,皇家私库乃是祖宗积累,怎能轻易动用?”一些保守的大臣提出反对意见。
杨昭目光严厉地看着他们,“国难当头,朕岂会在乎这些身外之物!若大隋不保,留着这些财宝又有何用?”
在杨昭的强硬态度下,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但大隋的危机依然没有解除,杨昭能否带领大隋走出困境,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