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鸿上前一步,扶起赵藏,打量一番。
“这么大了,好啊!梳洗一番,去见你祖父们,他们在明心堂等你。”
“好的。爹,娘还好吗?”
“你娘什么都好,就是天天念叨你。你娘一会就能看见,动作快点,别让你祖父们久等。”
“你大伯二伯的孩子也回族念书了,不用恭维也不要结怨。”
“儿子明白。”
明心院是赵府的主院,目前住着赵氏大爷赵犷。
赵犷常年在外带兵,甚少归家。夫妻没个儿女,妻子因病早逝,他也不想再娶。
当年二爷赵弈的二儿子出生后,商议将大儿子过继给赵犷。
谁知赵弈的大儿子在六岁时夭折了,赵犷觉得是自已杀孽太重,心灰意冷,决定孤寡一生。
赵犷年长后因伤退伍。他借机将赵弈的二子赵应邦塞进军队当了个百夫长,并接手了他的人脉关系。
赵犷跟赵弈是亲兄弟,感情甚深。目前是赵弈当家,也没让赵犷腾主院。
赵犷没有儿女,兄弟赵弈的子女就是他的孩子。
明心院里有个明心堂,是赵氏旁支开族会的地方。
现在大堂主位上就坐着家主赵弈,左首位坐着赵犷,旁边依次坐着来自京城嫡系的赵坤和赵朔。
右首位坐着赵明鸿,旁边依次坐着府中内眷。
大堂里只有赵犷和赵弈低声交谈的声音,其他人都端坐,目光隐隐看向门口。
“赵藏少爷到。”门口小厮小声喊道,并低头弯腰作请。
赵藏跨进大门,步入堂中欲行跪拜礼。
“快免礼,来近前让祖父好好看看。”
赵藏站直身子,行了天揖礼才走近赵弈,侧身让赵犷也能看清自已,面目含笑:“祖父们安好。”
赵坤观察着赵藏,面如冠玉,眉目俊朗,挺鼻薄唇,风姿特秀,爽朗清举。
他转头看向身旁赵朔,见赵朔也紧紧盯着赵藏,放在膝上的双手慢慢握紧。
他低头抿了抿嘴角,抬头时已恢复表情。
“不错,看你气色还行,身体锻炼也可以,离家多年学得本事露几手,让你大祖父看看。”
“哈哈,藏儿刚归家,旅途劳顿,先休息些时日。不急不急。”
“是啊爹,藏儿刚回来,以后日子还长。”
赵藏笑笑走近赵弈身前,指着旁边的茶杯。
“祖父,您说这杯中能否养鱼?”
“臭小子,你祖父还没老糊涂。这杯盏如此小,怎能养鱼?”
赵藏一手拂袖,一手轻轻拂过茶杯。
“祖父,您再看。”
赵弈低头看,青绿色茶水中真有几条米粒般鱼儿在游动。
“这...这...”
赵犷也凑近细观。
“这还真有鱼啊!”
赵明鸿也挤过来,眼睛睁大,瞳孔收缩。
赵坤和赵朔看着首位,忍不住失礼地跑去看个究竟。
女眷们端坐椅中,暗暗着急,好奇张望,双手来回揉着手帕。
赵坤和赵朔都还年轻,没有长辈们魁梧,人缝隙间张望,隐约见杯中有黑影游动。
“什么呀?看都看不见?是爬进去的蚂蚁吧。”赵朔看不见端倪,气急地嚷嚷。
赵藏回头看了赵朔一眼,笑道:“那就看看是不是鱼。”
他举起右手两指,轻碰茶杯壁后,点中茶水中一条鱼,顺势往空中一挥。
杯中那条小鱼沿着他手指划过的轨迹,慢慢游出茶杯,向空中游去,游动间鱼身越变越大。
鱼儿游动到空中后绕圈游动,鱼身已长到三尺三。
众人抬头看着不停游动的鱼,鱼一圈一圈的游,众人的眼睛也跟着一圈圈转。
门外挤满了偷看的奴仆,嘴大张着,呆立着不知礼数。
赵藏轻打响指,众人循着声音看向他,再回头看鱼,鱼已不见踪影。
赵藏退回堂中站立,轻笑着看向祖父们:“雕虫小技,逗个乐子。”
“哈哈...”
赵犷和赵弈都大笑起来,赵明鸿也笑着,想着私下里找儿子问问。
女眷们个个激动不已,捂嘴偷笑。
赵坤低头没说话,眼睛快速眨动。赵朔侧身扭头嘀咕:“玩杂耍么。”
赵藏从明心院出来径直回了院子。院子里的橡树更高了,环顾四周与记忆里一样。
“少爷,您终于回来了。”
“嗯,清风你还好吗?”
赵藏转身看着小厮,清风也长大了。清风还在小声抽泣,手上活也没停,打理着他的行李。
“清风,说说这几年家中事。”
“诺。”
......
赵坤坐在院中石凳上没说话,赵朔在旁边踱步,面目狰狞,嘴里嘀咕。
“朔哥,你休息会,都转多久了。”
“坤弟,你平日里不是自诩聪明人,刚那事看出端倪没?”
“还没想明白。”
“京城那会,你不是认识十方门那谁。那谁...谁...有没有这般手段。”
“召默,我跟他就几面之缘,没什么交情。不过没听说他有这手段。”
“召家的,应该不是小角色。他都不行?”
“你不是不清楚门里高人只服务皇室宗亲。”
赵朔边捶桌子,边冲赵坤嚷嚷:“那就这样算了?让个旁支的压我们一头?”
“一笔写不出两个赵,不影响的。”
“呵呵,你不怕他小子起来了,到时候...”
赵坤收起折扇,手慢慢捏紧。
“我们得再试试他,光今天这一手可不值得专门写封信去京城。”
“行,我来安排,”
......
赵藏一觉睡到天亮,跟两位祖父请安后直奔赵母院子。
他看见赵父赵母正在吃早饭,过去坐下,让清风上碗筷。
赵母李关怡笑看着赵藏吃饭,一直往他碗里添菜。
赵父赵明鸿吃完早饭没有离开,喝着茶等他吃完。
赵藏抬眼看了眼爹娘,嘴角抬了抬,吃得更欢了。
吃完早饭,一家人喝着茶。赵母拉着赵藏关心这几年得衣食住行。
赵父看母子聊得差不多,就放下了茶杯。
“藏儿,你师父归期不定。这段闲暇时光不能蹉跎。过几日,去凌云书院读书,多读书不会错。”
“好的,爹。”
“昨天明心堂那两年轻人就是京城赵家的。赵朔是你二伯大儿子,赵坤是你大伯小儿子。他们也在凌云书院。”
“京城赵家为什么要来青山郡读书?”
“青山郡也是他们的祖地,他们当然能来。”
“爹,你知道我的意思。”
“嫡系当年将旁支赶出京城,事做的太绝,哪里能放心。隔几年就会找借口安排人来祖地。”
“那现在这两位...”
“不与小辈为难,你同辈相交,正常处。”
赵母在旁掩嘴轻笑:“傻孩子,昨日在明心堂,你祖父都没提他们。”
“我明白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