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店铺诸事
李毅带着小厮阿福慢悠悠地走着,李家在苏州城的宅邸位于南街东巷,那巷子足有一里多长,穿过巷子,便来到了南街。这南街绵延近三里,街道两旁满满当当全是本地世家大族所开设的各类商号,招牌一个挨着一个,幌子在风中轻轻摇曳,煞是热闹。
苏州城自古以来便是江南的繁华之地,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连通着四方的商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又有着朝廷在此设立的诸多贸易集市,许久之前,便吸引了大量的商人汇聚于此。随着时日的推移,不少商人都选择在这苏州城安家立业,久而久之,这座本就底蕴深厚的城池愈发成为了大唐江南一带首屈一指的商业中心,往来贸易者络绎不绝,尽显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
“瑞祥号、锦和坊、裕泰行、丰源记、恒顺堂、庆余阁、福盛斋、宝聚轩……”
李毅一路沿着南街前行,入目所见皆是这些取名寓意祥瑞、门头装饰精美、招幌随风飘舞的各家商号。
这些商号的建筑皆是气派非凡,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屋檐上有着精美的花卉与瑞兽雕饰,窗棂更是雕琢得细致入微,用料皆是上乘,那一扇扇雕花的木质门板敞开着,门首显得格外宽阔大气。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货物,伙计们和掌柜们穿梭其中,忙得不可开交。再往店铺里头走去,还有数十间库房,里面存放着大量待售的货品。
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有本地的商户,也有从周边州县乃至更远地方赶来做买卖的商人。此时距离城中那场大型的丝绸交易集市结束已过去了数月,小型的集市也才刚落下帷幕不久,所以此刻在街上鲜少能看到外地来的行商,多是本地以及附近州县的生意人在往来交易。众人操着不同的口音,不过好在大唐的官话已颇为普及,遇到听不懂的话语时,大家便操着不太标准的官话交流,实在不行,便连说带比划,倒也能把生意谈妥,讨价还价一番。
这般热闹的景象,落在李毅眼中,只觉得新奇无比,心中满是探索的欲望。
李毅自幼便对家中的生意有着浓厚的兴趣,虽说之前也是贪玩了些,可骨子里那股子对商贾之事的热情从未消减。如今置身于这繁华的商业街道,对旁人来说,或许会觉得嘈杂喧闹,可对他而言,却犹如如鱼得水般自在畅快。
“锦和坊…… 嗯,到了。”
李毅停下脚步,微微仰头,看着店门上高悬着的那块烫金匾额,眼神中透着几分审视。
锦和坊的店面颇为阔大,粉墙砌就的房舍透着江南的雅致韵味,门店在前,后面是几十间库房。此刻,几个年轻的小伙计正从库房里抬出一匹匹绸缎,小心翼翼地放在马车上,准备送往城中的一些老主顾那儿。店内,前来选购绸缎的客人正与伙计们商讨着价钱,几位掌柜在一旁帮衬着,待一笔大生意谈成,掌柜们亲自将那几位贵客送出门外,彼此拱手作别,随后那装满绸缎的马车便缓缓朝着东门方向驶去。
“这一趟货,又折了多少本啊?”
三位掌柜一开始并未留意到李毅的到来,率先开口说话的是大掌柜赵丰年,年近花甲的他,头发早已花白,身材有些富态,平日里脸上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可这会儿一说起这事儿,笑容瞬间消失,神色变得极为凝重。
二掌柜钱启文身形瘦小,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透着精明劲儿,他只是轻轻皱了皱眉头,并未搭话,眼神中隐隐有着一丝无奈。
三掌柜孙大壮则生得高大魁梧,一脸的豪爽之气,他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回答道:“咱这绸缎进价可不低呀,再算上给送货脚夫的工钱、租用马车的费用、路上的损耗啥的,卖出去的价钱也就勉强够本,这要是再算上些杂七杂八的开销,那可就是赔本买卖了,大掌柜您心里最是清楚了。”
“哟,少东家来了呀!” 赵丰年正愁眉苦脸着,一扭头,恰好瞧见正站在一旁静静听着他们说话的李毅,赶忙换上一副笑脸相迎。
“嗯,三位掌柜辛苦了。”
李毅朝着三人微微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其实李毅要来商号的事儿,母亲林氏早就差人来知会过了。这商号平日里事务繁忙,之前李毅受伤病重时,三位掌柜也曾分别前去探望过。待李毅苏醒之后,家中传出消息说少东家不再整日只知玩乐,而是要来这锦和坊学着掌管生意了。
这消息对三位掌柜来说,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毕竟在他们看来,少东家年纪尚轻,虽说看着机灵,可这做生意哪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呀。
在这苏州城的商贾世家,向来都极为重视子弟的培养。家中大多设有学堂,专门聘请学识渊博的先生来教导子弟。若是子弟有读书的天分,有望走科举仕途,那自然是大力栽培。就好比那城中的陈家,曾出过好几位朝廷官员,皆是靠着家中悉心培养,走的科举之路。
可若子弟无心科举,那便要早早开始学习经商之道。先是学着为人处世、与人打交道的规矩,然后到店里从最普通的小伙计做起,跟着学打算盘、记账目,等历练得差不多了,再跟着长辈出门跑生意,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这一套流程下来,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根本成不了气候。
若是李毅的父亲或是祖父还在世,三位掌柜或许还能省心些,可如今…… 他们心里着实有些担忧,不知这年轻的少东家能否挑起这锦和坊的担子呀。
李毅似乎看出了三位掌柜的顾虑,笑着说道:“三位掌柜,我知道你们或许觉得我年轻,没什么经验,心里有些不踏实。不过我既来了,就是想跟着几位好好学习学习,往后这锦和坊的生意,还得仰仗各位多多帮衬呢。”
赵丰年赶忙说道:“少东家这话说得太客气了,咱们本就是为李家做事的,定当尽力。只是这生意场上的事儿,复杂得很呐,少东家您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李毅点头道:“这我明白,所以才要向各位讨教呀。我想先了解了解,咱们这锦和坊最近生意不太好,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呢?”
钱启文看了看李毅,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少东家,依我看呀,咱们这绸缎的花样虽说也算精美,可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款式变得太快了,咱们的样式更新有些跟不上趟儿,不少客人都被那些花样新颖的铺子给吸引走了。再加上这原料的进价也越来越高,成本一上去,利润空间就小了呀。”
孙大壮也附和道:“是啊,少东家,还有这运输的事儿,有时候路上耽搁了,货物不能按时到,客人等不及就去别家买了,咱这生意可不就受影响了嘛。”
李毅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暗暗思索着,看来这问题还挺多的,得想个法子一一解决才好。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几人赶忙出门去看,只见一个年轻的伙计正和一个客人争执着什么,那客人看上去颇为气愤,脸涨得通红,而伙计则一脸委屈,急得都快哭了。
李毅皱了皱眉,走上前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呀?”
那伙计见少东家来了,赶忙说道:“少东家,这位客官来买绸缎,非说咱们的绸缎颜色不如他之前在别家看到的鲜亮,可咱们这都是按照一贯的手艺做的呀,我怎么解释他都不听,还说要去别处买了呢。”
李毅看向那客人,拱手行了一礼,和声细语地说道:“这位客官,您先消消气,可能是咱们伙计没解释清楚,让您误会了。咱们锦和坊的绸缎向来都是选用上乘的丝线,做工也是极为精细的,或许是这光线的缘故,让您觉得颜色有些差别。您要是不满意,我这儿还有几款新样式的绸缎,您不妨瞧瞧,说不定有合您心意的呢。”
那客人本就是个直性子,见李毅这般客气,态度也缓和了些,说道:“哼,那我就再看看吧,要是真有好的,我就买,要是还不行,我可就走了啊。”
李毅笑着说道:“您放心,包您满意。” 说着,便带着客人往店里走去,亲自挑选起绸缎来。
三位掌柜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对李毅有些刮目相看,没想到这少东家年纪轻轻,处理起事儿来倒是挺有一套的,或许这锦和坊在他的带领下,真能有不一样的气象呢。
待那客人满意地买了绸缎离开后,李毅又和三位掌柜继续商讨起生意上的事儿来,从进货渠道到款式设计,从伙计管理到客户维护,一桩桩一件件,李毅都听得格外认真,还时不时提出自已的想法和疑问,这一聊,便是大半天过去了。
日头渐渐西斜,余晖洒在锦和坊的牌匾上,映出一片金黄。李毅告别了三位掌柜,带着阿福往家走去,一路上,他心里还在琢磨着今日了解到的情况,想着该如何改变锦和坊目前的困境,让它在这竞争激烈的苏州城商界重新焕发生机……